“人生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吸引而来的。”
这是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的著作《心》中所传达的核心思想。
这一思想也由诺贝尔奖得主安东·塞林格团队在其量子双控实验中得以间接证明。在这一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观察者的意识会影响物质运动。也就是你的起心动念,真的可以决定你的命运。
你的心向何方,你的命运就会奔向何方。扩展心量与修心同等重要,只有心量足够大,命运才能真正反转。
决定运势好坏的,不是名校学历,不是颜值和出身,也不是勤奋的程度,而是你的心的走向和心量的大小!
1
以坚持之心面对困境,用胆量扩容心量,将伤害转化为反向资源。
稻盛和夫早年在公司打工做管理时,因为坚持原则而常与工会干部产生意见分歧。
有一次,一位同事表现得消极怠工。稻盛和夫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如果你继续用这种态度对待工作,那么公司只能选择辞退你。”
这句话本是对事不对人的正常管理行为,却引发了轩然大波。
本来就对稻盛和夫有意见的工会成员得知这件事后,群情激愤,认为稻盛和夫是在“压迫劳动者”,甚至有人提议应该解雇他。
尽管高层调查介入后,事情暂时平息。但稻盛和夫没有想到的是,当天晚上,几个工会成员埋伏在他回宿舍的路上,对他进行了暴力袭击。在混乱中,稻盛和夫的额头被重重摔破,鲜血直流。
受到这样的打击,胆子小的人可能会以养伤为名选择逃避,以后也不再敢为了公事而得罪人,但稻盛和夫没有这样做。
第二天清晨,他顶着缠满绷带的额头,毅然决然地出现在了公司。
这一幕震撼了所有人——不仅是那些攻击过他的人,还有那些默默关注此事的同事。
他用行动告诉大家,他不会畏惧暗中的报复,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他的这一举动不但有力地回敬了那些想让他出丑的人,还提升了自己的信誉,让人们看到了他硬汉的一面。
风可以吹灭蜡烛,但却能让火焰燃烧得更加旺盛。很多时候,我们感到憋屈,并非缺乏修行,而是缺少了那份胆量。要想做成一件事情,我们不能像那微弱的蜡烛,被轻轻一阵风吹过就熄灭;相反,我们要成为那一团烈火,风吹得越大,燃烧得越旺。
我们遇到事的时候,不要忍气吞声,而要勇敢面对,坦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所有你不知道怎么处理的苦难,都是在训练你对命运的统治力。
一个心量大的人,不会害怕受伤、犯错和出丑,而是努力将别人的伤害和自己犯的错误转化为反向的资源。
一个人只有敢于坚持别人反对的信念,面对别人不敢面对之事,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成长。正如尼采说得那样:
“但凡杀不死你的,就会让你更强大。”
真正的强者懂得将成长和苦难转化为动力,把挫折当作成长的阶梯。这样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长河中乘风破浪,驶向属于自己的彼岸。
2
以宽容之心面对苛刻的要求,把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进行标签强制转换,将困难视为提升心量的大好机会。
京瓷公司刚起步时,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型街道工厂,由于松下集团伸出援手,公司才得以摆脱困境,不断发展壮大。稻盛和夫对此始终铭记于心。
在随后与松下集团的合作中,尽管其它同行对松下苛刻的产品质量标准怨声载道,稻盛和夫却全盘接受松下的所有要求。
在他看来,这些看似苛刻的标准不是负担,而是提升自我的机会。
正是这种从不抱怨,并将遇到的困难视作企业发展机遇的逆向思维精神,促使京瓷公司不断精进自身技术,突破行业内的瓶颈,最终成功研发出性能超越国际水平的高端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松下等重要客户的需求,更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助力京瓷跃升为行业的领航者。
一个人最厉害的地方,并非是在有利的条件下,能把事情做好,而是在不利的情况下,能把不利的标签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标签,并以宽容之心全盘接纳。
行为认知学派中有一项著名的研究指出,通过转换对事物的认知标签,可以有效减少高达50%的精神内耗。这意味着,当我们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就能极大地释放内心的负担,进而提升我们的行动效率和生活质量
当你掌握了如何在看似不利的情境中发现转机,甚至能将那些原本不喜欢的人或事转化为促使自我提升和命运转变的导师时,你便迎来了一个提升心量的绝佳机会。这种能力不仅仅是简单的情绪调节,它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成长过程,使你能够在任何环境中找到前行的力量,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超越。
3
恶念会损害生命的能量场,让心量逐渐变小,善念则会吸引积极的事物,让心量越来越大。
人生如同播种与收获的过程,种善因,得善果;种福缘,得福报。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其背后的发心决定了最终的结果。
我们的每一个怨念、恶念,每一次斤斤计较,都会吸引命运的负能量,消耗自己生命活力的能量场。当一个人能量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形成命运黑洞,巨大的黑洞引力,会将人拉进无限痛苦的深渊。
如果想要拥有一个好的运势,提升自己的生命能量,就需要刻意保持积极和善良的正念,心怀坦荡,笃定前行。
稻盛和夫的一生便是这一理念的最佳注脚。
他从小就深受母亲教诲,母亲常对他说:“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记住,‘举头三尺有神明’。”
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成为他一生行为的指引。
在京瓷成立之初,稻盛和夫便将“作为人,何为正确”作为经营公司的核心基准。他坚信,只要人心向善,发心端正,就不会把公司引向错误的方向。正是这种以正念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使得京瓷从未犯下重大失误,而是扎扎实实地稳步发展,一步步走向辉煌。
恶念或许能带来一时的利益,但会让心灵躁动不安,使心量逐渐缩小,甚至丧失那份足以影响一生的宝贵信用。而善念虽可能时常看似吃亏,却能让内心平静、安宁,不断扩展我们的心量。一旦成功,这种成功将是稳固且持久的,因为它建立在内心的平和与宽广之上。
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我们都应坚守内心的正念。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心静则清,心宽则顺,心善则安。